脊髓损伤(四肢瘫)患者早期如何正确的良肢位摆放

2020-04-20 15:25:10系统

脊髓损伤(四肢瘫)患者早期如何正确的良肢位摆放

图片 2

良肢位摆放的作用:

1、预防压疮

2、预防肢体关节痉挛

3、减轻痉挛

4、维持良好血液循环

注意:每隔1-2个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

仰卧位:

上肢体位:肩下垫的枕头要足够高,确保两肩不后缩;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肘伸展;腕关节背伸约45°,以确保在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或手握毛巾卷,以防止功能丧失形成“猿手”。

下肢体位:髋关节伸展,在两腿间放1-2个枕头,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膝关节伸展,但要防止过伸;双足底紧紧抵住足板,使踝关节背屈,脚后跟放一垫圈防止压疮,足趾朝上。

图片 3

侧卧位:

上肢体位:双肩均向前伸,呈屈曲位,一侧肩胛骨着床,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上方的前臂放在胸前的枕头上。腕关节自然伸展,手指自然屈曲。躯干后部给予翻身枕支持。

下肢体位:位于下方的髋、膝关节伸展,上方髋、膝关节屈曲放在枕头上。踝关节自然背屈,上方踝关节下垫一枕头,防止踝关节趾屈内翻。

注意:脊髓损伤患者早期翻身时应轴向运动。

图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