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制新型护理用具预防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

2015-12-31 15:47:51

我院研制新型护理用具预防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
 
    “使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护理用具后,我们病区住院病人每年减少误吸260人次,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减少了因此产生的医疗费用100万以上。” 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张琰在12月26日举行的“2015年广西护理研讨会暨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成果展示会”上作专题汇报时说道。
 
张琰护士长在会上发言
 
      据文献报道,中风患者有30-78%伴有吞咽困难,容易发生误吸(发生率约为50% ),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近年来,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中,中风患者众多,每年近2000人次,占全院住院病人的15 %左右。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在我院的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开始,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神经内科二病区开展了以《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误吸发生率》为主题的护理品管圈活动(护理质量改进活动),并在2015年总结出了一套预防方法,即护理人员在患者进食时给其采用半卧体位,抬高床头30°~45°,持续时间从进食开始到进食结束后的1~2小时。经过对照实验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误吸。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通过粗略估计的方法抬高床头,角度定位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防的效果。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思路,病区工作人员自行研制出了“床头抬高角度量尺”,对科室使用的可调节病床进行测量计算后,设计出标示有300、450和600三种角度的床头标尺,并将其粘贴固定于床头的墙面,在护理人员抬高床头时,起到了角度定位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床头抬高的精度。目前,该预防方法和“床头抬高角度量尺”已在我院23个护理单元推广应用,患者误吸发生率较2014年下降了30%。同时,该预防方法和研究成果还被收录入“2015中国患者安全典型案例”的案例库。团队研制出的“床头抬高角度量尺”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该研究成果将来有望应用到厂家生产的可调节病床中,镶嵌在床体上合体生产,还可将手动调节改进为电动按钮控制,进一步提高调节精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老年公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需要抬高卧位的患者,应用前景广阔。
 
团队合影
 
    本次大会,我院所做的该项成果汇报,从全区132个单位推选的64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认为该预防方法简单易行,研制出的“床头抬高角度量尺”简便实用,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此外,我院心血管内一科的护理品管圈项目《降低深静脉置管的堵管率》也入选在大会上进行宣传展示。
 
(张  琰、刘文伟、周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