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成功为病人取出一颗意外坠入气管的牙齿
2016-03-29 17:39:05
近日,我院呼吸内科成功为一位病人取出了意外坠入气管内的牙齿,使其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得到了控制。
据呼吸内科郑立副主任医师介绍,这位特殊的病人韦女士已经50多岁了,因脑出血在当地医院抢救,经过急性期治疗保住了生命,但一直昏迷不醒,后转到南宁继续治疗,辗转了2家医院后转到我院神经内科进行康复治疗。该病人在发病后反复出现发热、脓痰等肺部感染表现,采用药物治疗后控制效果也不理想。来到我院后,因病人肺部感染严重,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不利于其身体恢复。郑立在对病人进行会诊后,建议经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并在征得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实施了该操作。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其右下肺基底段支气管开口处有一个白色的硬物,周围有炎症化脓,用活检钳多次钳夹,没有松动,考虑是气管内的异物,需要择日另行准备异物钳才能钳取,遂只进行了肺泡灌洗治疗。当天,虽然没有把意外发现的异物钳出,但是,还是找到了病人肺部感染反复发作的直接原因,家属对此是忧喜交加,忧的是过后能否将异物顺利取出,喜的是终于找到了肺部感染的原凶,困扰病人一个多月的肺部感染即将得到解决。同时,郑立还特别交待了家属如果有顾虑的话,也可以转到其它医院去钳取异物。
几天后,家属又找到了郑立,希望她再次为病人钳取支气管内的异物。有了家属的信任,郑立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给病人实施了该操作。一切都按预先设定的步骤在进行,镇静,麻醉,吸净气道内脓痰,接着就是钳取异物了。所幸的是,异物还在原处没有移动,而且看清了是一颗被误吸入气道的牙齿,因表面很光滑,所以上一次操作时,用活检钳一钳就滑脱了。郑立当时想:这一次一定想方设法把它给取出来,不然就辜负家属的信任和期望了。可是,操作并没有预想的顺利,异物钳伸入气道后,打开的钳子像鳄鱼的大嘴,在狭小的空间内,极易碰伤粘膜,很难下手,多次尝试都没成功,感觉能钳出的希望变得越来越小了。难道就这样作罢?抱着最后一试的想法,郑立再次将异物钳伸入气管。因前几次钳夹把牙齿往里推进了一些,已经到了亚段支气管了,而恰恰这点位置改变,异物钳微张的钳子,刚好稳稳地咬住了牙齿,随后她小心翼翼地将异物慢慢钳出。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麻烦,因病人气管内套入了一根气管导管以维持气道通畅,而气管导管的管径太小,牙齿无法从导管内通过。关键时刻,郑立果断地将异物钳连同气管导管一起拖出了气道。看到眼前这颗被钳出的牙齿,郑立如释重负!守候在气管镜室外的家属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了!
事后,郑立说:“这个患者在院外做了气管插管,也许是操作时牙齿脱落,被误吸了。我们以前也遇到过很多例各种异物误吸到气道的情况,一般都能比较容易的取出来。这次钳取的异物,因为表面很光滑,异物钳总是钳不住,能取出来确实不容易。病人一直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也将得到控制,很快就能进行中风后的康复治疗了。另外,这次经历也给我们积累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
图为意外坠入气管的牙齿
(呼吸内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