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节日病” 小注意大健康
2016-02-02 17:34:42
2016年1月29日上午,我院与金阳社区居委会在普罗旺斯小区共同组织开展预防“节日病”专场义诊活动,为小区居民普及“节日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图1:义诊开始
当天上午,虽然天空飘着绵绵细雨,但仍然抵挡不住群众的热情,在金阳社会居委会为义诊志愿服务队临时搭起的雨蓬下,前来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他们迫不及待地向现场的医生们询问有关 “节日病”的一个个问题。参加义诊的医生也是有问必答,耐心地给群众解释每一个刨根问底的问题。还有一群老年人更是把测血压、血糖的两位护士围得水泄不通,有说有笑地在等候检查。义诊服务队的其他工作人员也没闲着,频频地向过往群众派发《“节日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忙得不亦乐乎。
图2:义诊现场
图3:义诊现场
图4:义诊现场
图5:义诊现场
图6:义诊现场
本次专题义诊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帮助社区居民了解节日期间应该注意的健康问题,以及在突发“节日病”时应当如何科学处理。金阳社区居委会雷主任表示,希望今后我院多组织类似的义诊活动,多走进社区为群众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保健意识。
专家提醒,每年过年南宁市各大医院的急诊病人都会比平日明显增多,他们中有老人、孩子,还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心脑血管、糖尿病、急性胰腺炎、酒精中毒、异物卡住喉咙、胃肠道疾病等都是春节期间高发的“节日病”。建议人们过节有度,饮食有限,生活有节,慎防“节日病”。
常见的“节日病”有:
1.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
症状:发病时,表现为头疼加剧、流口水、吐字不清。有时可能没有明显头疼,只是说话别扭,半边脸发麻,这时候都要小心了,此时脑血栓可能已经形成。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有条件要先给病人量血压,脑出血时血压要比平时高;解开病人的衣领扣子;有备用药物的立刻服用;不要盲目搬动病人,尽量不让病人走动;病人去枕头平卧在床上,头偏向一侧,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额头上,以减少出血和降低颅内压。同时拨打120叫急救车。
2.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症状:病人发病时会血压偏低,嘴唇发紫。
对策:遇到这种情况时,家人不要轻易搬动病人,也不要摇晃病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要马上服药,马上叫急救车。心脏病发病时间快,抢救要争分夺秒。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可视情况给病人做按压,左前胸捶压,5至6秒一次,较胖者要用拳头捶打,较瘦弱者力度就要小一些,一些老人骨质较脆,不宜用力按压。冠心病患者如出现心绞痛,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扩张血管的药。心脑血管病人最忌便秘,节日过多油腻食物会加重便秘,要格外小心。
3.糖尿病
症状:糖尿病患者在节日期间因打乱作息可能没有按时服药,加上节日吃的比较多,血糖就会升高。漏服多了就会恶心呕吐,甚至酮症酸中毒。
对策:控制饮食很重要,平时不能吃的,节日也不能吃,节日期间一定要注意按时用药。
4.酒精中毒
症状:酒精中毒的表现除了有恶心呕吐外,神经兴奋期患者表现出话多且言语不清、出现动作笨拙。中毒者进入昏睡期,一般表现为颜面苍白、口唇微紫、皮肤湿冷、体温下降、瞳孔散大、脉搏快、呼吸缓慢有鼾声,这时需积极救治。
对策:聚餐时亲友相互提醒,少量饮酒,不要空腹饮酒,同时可以喝糖水解酒。醉酒昏睡伴有呕吐时,要让醉酒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中毒深者要及时送医。
5.异物卡住嗓子
诱因:节日期间孩子吃花生、瓜子之类零食的机会多,尤其在跳、跑、嬉笑时吃这类零食更容易呛入气管,堵塞气道。
对策:一旦孩子被异物呛入气管,堵塞气道,家长应保持镇静,让孩子不要哭闹,以免加重症状。然后把孩子头朝下横抱,让上身低于臀部,再在背部用力拍击,帮助孩子把异物咳出。如这样拍击背部,气道里的异物仍不能吐出,应速将孩子送往医院。
如果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或喉管时,不要用食物团硬咽,以免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刺破食道。异物卡在显眼处,可以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卡入位置较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6.急性胰腺炎
症状:病人一般在餐后1至2小时出现内出现上腹部疼痛,有钝疼、钻痛、刀割样疼或剧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有恶心、呕吐现象,胃里有强烈烧灼感。
对策: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应该完全禁食,以避免造成胰腺持续破坏,并立即送医。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