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肾内科成功开展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2017-11-07 16:44:30

        11月1日下午,广西江滨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科内第一例“自体动静脉瘘”手术成功了!这项技术的开展,将为广大血液透析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音,以后患者在我院就可以建立长期血液透析的通道,避免了传统置管之苦。
        患者张大哥今年46岁,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今年8月份来到广西江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医生采用股静脉置管为他建立血液透析的临时通路。对于张大哥来说,一个周要血液透析三次,临时导管就插在大腿根部位置,长期携带导管生活极度不便,还随时有感染的可能。果不其然,张大哥先是在右腿股静脉置管,一个半月后就感染了,只好在左腿股静脉重新置管。“这个导管一是容易感染,二来不方便呀,平时导管就留在大腿外面,我都没办法洗澡,”张大哥说,“医生说,左腿股静脉再感染可能就要颈静脉置管了,我可不想再在身上扎个洞了!”


图片说明:肾内风湿免疫科梁学明医生为张大哥做手术

 
        针对这种情况,跟患者充分沟通后,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修归来的广西江滨医院肾内风湿免疫科医生梁学明决定为张大哥做“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1月1日下午,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梁学明医生将张大哥手腕附近的头静脉和桡动脉在皮下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张大哥恢复情况良好。11月7日,张大哥伤口已经愈合,以手触摸张大哥手臂头静脉位置有明显的震颤感,耳朵靠近则可以听到明显的血管杂音。医生介绍,这是静脉动脉化的显著表现,是手术成功的标志,再过一段时间,张大哥就可以拆除股静脉置管,用改造后的手臂静脉进行血液透析了。
        梁学明医生介绍,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费用为2000元左右,一般术后6-8周就可以使用了,平均使用寿命为5-7年。而平时采用的静脉置管,一次置管花费约为1500元左右,一次置管也只能用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时间;长期管一次花费约为3000-4000元,使用寿命约为三年。综合对比,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方便、不容易感染、利于患者活动等优点。
        在业界,“自体动静脉内瘘”也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众所周知,在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动脉与静脉直接联通,就好比电线短路一样,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尿血液透析患者在恰当的部位、采取恰当的方式,能巧妙地将动、静脉联通,给他们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条血管通路也被比喻为人体“高速铁路”,是因为这条通路一旦建成,将使小静脉中的血液达到600ml/分钟的回流速度,为取得满意的透析效果和良好的生存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