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上两家七口人先后煤气中毒,经我院救治成功脱险
2018-01-19 15:58:03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期。1月16日,一个晚上,我院急诊科就接诊了两个一氧化碳中毒家庭,共7名市民不同程度一氧化碳中毒。经过全力抢救,这7名市民全部脱险。
1月16日凌晨0点14分,正在值夜班的急诊科医生王晓明接到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的电话,说三兴花园一住户食物中毒。到达现场后,王医生发现,出现问题的是一对年轻夫妻张先生和吴女士,以及张先生的母亲。当时吴女士和张先生母亲情况比较严重,吴女士头晕、乏力;张先生的母亲神志不清,手脚乱动;张先生轻微头晕、乏力。
经过医生检查询问,排除了食物中毒的可能。经了解,这户人家使用燃气热水器,当天晚上一家三口轮流洗澡,洗完澡之后,三人相继出现状况,医生怀疑他们一氧化碳中毒。对症治疗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
刚回到医院没多久,凌晨1点39分,急诊科医生再次接到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的电话,称柳沙路一小区住户一氧化碳中毒。
达到现场后,王晓明医生发现,一个幼儿、一位女士和一位男士在家门口,女士趴在地上呕吐,男士也头晕无力。屋内,还有一位中年女性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
经过了解,刘女士和自己1岁半的孩子及父母亲住在这里。当天晚上十点半,一家人就入睡了。11点55分左右,刘女士的孩子哭闹不止,刘女士喊父亲起来帮忙照顾小孩。在这个过程中,刘女士感觉头晕、乏力,由于自己经常发作低血糖,刘女士以为自己犯病了,就请父亲帮忙泡糖水。刘女士的父亲走到客厅,还没泡好糖水,人就倒到地上了。
刘女士自己到客厅找血糖仪,想要测血糖,结果刺手指几次都没有成功,于是她拼着最后一口气,打开房间大门走出来求救。当时深夜无人,刘女士神志也不是很清楚,没有找到人帮忙,于是她又返回家中,拨打了120,同时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求助。
打完电话后,刘女士就浑身没劲了,伴有恶心、呕吐,还好她朋友很快就到了。判断刘女士可能是煤气中毒,刘女士的朋友关闭煤气罐阀门,将门窗打开通风,并把刘女士的孩子、刘女士以及刘女士的父亲拉到门口。这时,医生赶到现场,参与抢救。


图片说明:患者进入高压氧舱接受治疗
煤气中毒,一般指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一氧化碳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图片说明:治疗现场图
医院高压氧科主任李文介绍,当时这两家人一共7位患者,有3位患者意识不清楚,躺在平板车上进入高压氧舱进行治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治疗,患者意识清醒,头晕感明显减轻。医护人员一直忙活到早上5点多,直到患者情况稳定了才回家。
该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王晓明介绍,初步判断,这两户人家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第二户人家的情况明显更加严重。据刘女士反映,自家使用煤气罐从来不关阀门,20年来都没事,前段时间她父亲还找了专业人士更换了新的胶管和阀门,没想到却出事了,如果不是因为小孩半夜哭闹,造成的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泄露了不容易被人察觉,因而被称为“隐形的杀手”。在接诊过程中,医生进入这两户人家中均闻不到明显味道。患者清醒后也反映,在家中没有闻到异味,所以没有察觉煤气泄漏,在不知不觉中就中毒了,等到察觉了,身体已经明显不听使唤了。
进入冬季以来,江滨医院接诊了30多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冬季气温低,很多家庭不注意通风换气,一旦煤气泄露容易导致中毒事件。尤其是很多家庭将燃气热水器装在浴室或者密闭的阳台上,使用热水器过程中容易造成煤气泄漏而引起中毒。冬天天气冷,也有市民喜欢烧炭取暖,也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医生提醒,一旦发生煤气中毒,首先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将患者转移到室外,并及时联系送医就诊。一氧化碳中毒会引起患者大脑皮质受损,预后不好会导致迟发型脑病。所以一般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要接受1-2个疗程的高压氧疗,有的患者治疗几次后感觉症状好转,就停止了治疗,过一段时间发病了,就已经错失了最佳治疗时间。
最近,南宁又迎来了回南天,这样的天气空气流通不畅,大伙在使用煤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