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心血管内一科成功完成“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术
2019-04-17 10:26:22
无“铅”无挂,绿色电生理——我院心血管内一科成功完成
“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术
近日,广西江滨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帮助南宁的邓阿姨消除了困扰她多年的顽疾。“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术
近3年来,55岁的邓阿姨反复心慌不适、头晕,这让她寝食难安,苦不堪言。邓阿姨在其他医院检查发现,她24小时室性早搏27000多次,医生建议她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术要在X线透视指导下进行,邓阿姨担心术中“吃射线”,一直没有同意手术。
今年4月份,邓阿姨因为心慌症状再发来到我院心血管内一科,科室主任陈瑜带领科室团队仔细讨论,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脱离传统的二维大型X光机引导手术,而采用最先进的三维电场导航技术,给患者进行“零射线”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该技术类似于GPS定位系统,在患者的体表贴上参考电极,以磁场作为定位参考,电场辅助,当导管在体内移动时,其磁场发生改变,定位系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类似于车辆在道路上移动时GPS能够准确定位车辆的位置。以腔内或体表电极作为位置参考,感知及定位电场内任意电极的位置以及消融导管顶端位置、弯曲程度和运动方向,并经由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显示出来。手术整个过程中医生不踩一脚透视,X光机处于闲置状态,达到了零射线的预定目标。

术中图,手术过程中术者没有穿铅衣,X光机也在关闭状态,在全三维磁导航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下手术。

术中消融靶点图
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后,4月15日,在科主任陈瑜主任带领下,由外院专家及科室电生理组廖跃钧主治医师相互配合为患者实施手术。术中对患者右室流出道进行了精细的标测,准确找到室早病灶并进行了精准消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心电监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无室早发作,每天发作2万余次的室性早搏得到了根治。

术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

术后心电监护室性早搏消失
陈瑜主任介绍:常规对室早等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手术时,需在X线透视指导下进行,透视可以帮助医生明确导管在体内移动的整个过程,这是保证射频消融手术安全进行的必要措施,但X射线对患者及术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零射线”的介入治疗一直是介入医生追求的目标,不过这样会明显增加手术难度,需要医生对心脏解剖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对心脏导管操作熟练掌握,对心内电图准确判读。目前全国仅有少数的医疗中心能够达到“零射线”射频消融。此次采用全三维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律失常介入领域“绿色电生理”时代的来临,这对于孕妇、体质虚弱、对射线敏感的特殊患者更是福音,未来的心律失常介入手术中,患者及术者有望双双不再“吃射线”。
(心血管内一科 廖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