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身边 | 章慧洁教授再来江滨“谈心”

2021-11-24 11:11:00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杀手,具有高致残率、致死率的特点,单纯的药物治疗,甚至搭桥、介入等高科技方法,仍难以使患者达到良好的心脏康复。

胡大一教授就曾说: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是残缺不全的。

那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如何与康复进行高效连接?“五大处方”如何加强落地实施呢?……








11月21日至23日,国内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方面的知名专家章慧洁教授,再次以广西江滨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特聘专家的身份,来到我院查房、知识讲座、指导相关学科建设,又一个向高手学习的机会来了!




正式签约

我院正式特聘章慧洁教授为签约专家。党委副书记、院长胡才友,副院长张海英,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聘任仪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高起点、高水平的心血管专科医院,章慧洁教授作为其资深心内科主任医师、心脏康复科和功能检测科科主任,对于“如何将临床与康复双剑合璧、如何从有到强建设心脏康复科”,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成为特聘专家后,章教授与我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将“阜外”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带到江滨,这些建议,会成为我院相关学科建设的最强助力。

查房

案例一


冠心病患者植入支架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吗?绝对不是!

患者梁先生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反复急性发作,且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一年前,他曾在我院植入了冠脉支架,经治疗,好转后出院。

但是,出院后的梁先生,以为其余的不舒服都是小病小痛,未重视后续的康复治疗,甚至未遵医嘱返院复诊,时常因为忙而忘记吃药,更不要提注意调节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了。

最近,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活动耐量下降,从1楼步行爬上2楼,便感到胸闷、气促,需要停下来休息了,另外,还出现了尿少、双下肢水肿。

这时候,梁先生才又来到了我院心血管内二科求助。

此次入院,经检查发现,梁先生的心脏射血分数较前明显下降,血糖、血压尿酸水平控制不理想,肾功能损害较前加重。

章教授在详细了解梁先生的病情后,分析指出:

病情控制不理想,与患者出院后自身未遵医嘱有直接关系。

慢性心肺疾病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社会、情感和精神功能有重大影响的疾病,对此类患者,必须注意“双心”治疗干预,同时关注心脏问题和心理问题,让其对自身的疾病状况有清楚认知,直接给患者的设置思想“红线”。

药物和手术治疗都是对症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机体运动、改善心脏整体供血能力才是从根本上治疗冠心病。

并且,在接受最佳标准的药物治疗及临床稳定的情况下,完善心功能康复评定、无创心功能测定、全套肺通气功能检查,进行适合的和个性化的心肺康复,改善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耐量,从而减少住院次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案例二


如果家人中,好几个都有高血压病,那你就要引起高度注意了!

在我院心血管内一科住院的一位阿姨,因为活动后出现胸闷入院,被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前降支最严重病变处狭窄90%,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非常高。经询问,阿姨家里的三个姐妹,都被诊断为冠心病。

章教授在了解情况后,深入讲解了应该如何选药控制难治性高胆固醇血症,做好血管及靶器官的综合管理。

她还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制定落实五大处方,即运动、药物、营养、心理、戒烟。

最重要的是,针对此类家族性基因患者,不仅要对其本人进行治疗,更要建议其近亲属来做好疾病筛查,将关口前移,及时预防!在精准的评估、指导之下,帮助患者建立一种“低耗能、高效能”的生活模式,从而为心脏“减负”。

胡才友院长在病例讨论会上向医生们提出要求:为了病人,每个心血管内科的医生,都必须能熟练阅知心脏康复的评估报告,一起系统的学习心脏康复知识,扩展诊疗思路,提高治疗水平,帮助自己和病人少走弯路。

科室建设

在心肺康复治疗中心,章教授仔细查看科室初步拟定的康复流程表,就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心肺功能评估、运动处方的制定等每一步流程,做了优化和完善。

她还为心肺康复治疗中心应该如何与临床科室做好沟通、反馈治疗数量和效果,设计了流程和表格,为学科建设带来了许多更有启发性的解决方案和更落地的诊疗策略。

可谓是,“只要我有,只要你要,倾囊相授”

讲座

11月23日下午,章教授在医院多功能厅,以“心脏康复模式探索与效益分析”,为全院医务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学术课。

讲座内容涵盖了心脏康复适用人群、综合评估,心血管康复的分期及每期的具体康复内容,中国心脏康复模式的探索等。

课上详细讲解,课下耐心解答,满满都是干货。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

作为江滨智囊团,胡大一教授、章慧洁教授这些大咖们与我院的合作,就像是为我院的心血管学科、心肺康复中心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注入了最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