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八桂患者 真诚温暖病患
2015-10-29 09:35:00
我国神经康复专家王瑞华教授在广西江滨医院坐诊期间深获患者赞许

王教授(左一)在为患者检查
倾情八桂十二年
王老与广西结缘,始于2003年。当时,已过古稀之年的王老,第一次来到广西江滨医院,指导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开展工作。王老说,看到许多患者因为观念的原因导致治疗延误、患者康复情况不理想时,她很痛惜,“我想以后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多多跑广西,尽我的一份力量。”此后,王老几乎每年都来到江滨医院,除了出诊和指导工作,还为临床医生讲学。
“让我由衷敬佩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王老面对患者时的那份耐心、热心和细心。”从王老首次来到江滨医院,十多年来一直与王老有密切联系的该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主任阳初玉告诉记者,每次跟王老一起会诊,她都被王老一丝不苟的态度所折服。
真诚温暖病患心
王老的这次广西行如今已走到一半。在这短短三个月里,王老以其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和真诚的爱心,如涓涓细流,滋润了无数患者的心田,赢得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扬。
“王教授就是我们的贵人,我想请求记者同志帮我们在报纸上对王教授说一声谢谢!”提起王老,正在医院陪护爱人、来自桂平的黎女士语带哽咽地对记者说。
原来,黎女士的爱人黄先生上个月突然患了脑中风,在当地医院治疗半个月后,转院到广西江滨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在这里,黄先生得到该科阳初玉主任、林伟医生和王瑞华教授的耐心救治。“让我们特别感动的是王教授,80多岁的老人家,为了让我爱人早日重新站起来,付出了很多的精力。”黎女士说,3岁多的女儿几乎每天都打电话问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前阵子她爸爸是躺在床上,什么都需要别人帮,当时很绝望,都不知怎么回答小家伙。现在她爸爸能站也能慢慢走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她:爸爸就快回家了!”
“王教授说话做事都底气十足,让人不容置疑。”患者家属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中风后曾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由于康复效果不理想,经常发脾气,有时不配合治疗,来到江滨医院后,却对王瑞华教授言听计从。也许正因如此,现在老人家康复情况不错。
“中风后,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养’。”王老从医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在脑损伤、脊髓损伤方面有着丰富的康复诊疗经验,在她的帮助下,无数患者恢复了机能,成功回归社会。她说,约一成中风患者能力无法恢复,约八成可经过康复治疗恢复一定的自理能力。然而,许多病人和家属都误以为,中风了以后就要好好“养”着。
“实际上,家属的过度照顾对患者是害不是爱。”王老指出,过度照顾将使得病人对家属过分依赖,从而产生“我不行”的心理,制约康复的进程,“脑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正确的理念很重要。”